高新技术企业,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?高新技术企业”(简称“高企”)这块金字招牌,听着就高大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国家级荣誉、税收优惠、政府补贴,哪个老板听了不心动?可现实是,不少企业对高企申报避之不及,老板嫌麻烦,会计喊头疼,甚至有人直言:“别做,坑太多!”为啥高企这块“香饽饽”在有些人眼里成了“烫手山芋”?今天我们就客观聊聊,企业到底要不要申请高企,背后的好处和抵触心理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华夏泰科申报成功率高,欢迎免费咨询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
一、高企的好处:省钱、加分、拿资源
1. 税收减免
高企最大的诱惑是税率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企业所得税从25%降到15%,营业收入1000万的企业,一年少交100万利润的税,妥妥省下15万。土地使用税减半,先进制造业增值税还能享受5%加计抵减,再加上研发费用75%-100%的加计扣除,算下来,开票2000万的企业一年能省20万以上,开票2个亿就能省200万以上。
这还不算研发补贴和地方奖励,少则几十万,多则上百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比起一次性补贴,减税才是“细水长流”的真金白银。
2. 投标加分
高企是国家级认证,含金量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尤其在政府采购、工程项目投标中,加分项实打实,能帮企业从一堆竞争对手里杀出重围。对接政府单位或国企的生意,这张“牌照”就是敲门砖。
3. 融资加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银行更敢放贷
银行对高企青睐有加,政策倾斜下,“科技贷”“科创贷”敞开大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哪怕负债率高点,贴上高企标签,授信额度也能翻倍,还能享受利息补贴。数据统计,2024年全国高企平均融资额度比普通中小企业高出30%-50%,有些激进的高企专精特新销贷比(贷款总额/销售收入)甚至干到了100%-110%。
二、老板的抵触
1.时间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成本高
高企申报不是一蹴而就,专利申请、材料准备、审核流程,短则半年,长则一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二十多万的补贴,去掉审计费,去掉中介服务费,去掉每年买知识产权的费用,到了复审还能剩下多少?况且,补贴还要专人去申请去跑,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。
2.实力摆在那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完全不需要
上下游稳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有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,不需要高企武装自己,对外展示实力;
账期稳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现金流充足,不缺钱,不需要银行融资;
不想交太少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不想引起税务局关注,就想多交税,低调做事,闷声发大财
三、财务(会计)的抵触:活多钱少
1.工作量翻倍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就为给老板省税,工资一毛不涨,我有病?
高企申报对会计来说是“噩梦”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研发费用归集、辅助账设置、报税多填表,汇算清缴后还有20%的税务抽查风险。立项书要编,凭证要整理,忙得焦头烂额,徒增烦恼。
2.怕假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担税务风险
有些企业研发实力不够,硬凑材料应付高企申报,会计心里门儿清:这不就是“作假”吗?万一税务局查出来,罚款事小,丢饭碗事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尤其40岁左右的会计,学习能力下降,怕露怯,更怕老板觉得“自己不行”。
3.认知局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不愿学新东西
高企申报涉及财务新规和税务政策,老派会计觉得“太复杂”,不愿花时间钻研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有的甚至担心学会了也没用,反正老板听中介的,自己地位反倒尴尬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干脆抵触到底。
四、客观分析:做还是不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?
1.适合做高企的企业
如果你有真实研发(哪怕规模不大)、年收入500万以上、对税收敏感、对融资或投标有需求,那高企绝对值得一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减税+资源倾斜,长期回报远超投入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超40万家企业拥有高企资质,其中80%表示“省下的税比补贴多”,60%认为“融资更容易”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
2.不适合做的企业
传统服务型、贸易型企业、单一产品企业、劳动密集型企业、初创企业;
没有研发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技术含量低,年销售收入两三百万及以下的企业;
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不需要融资,也不缺下游,还不想少交税的企业;
其它申请不准入的企业
结尾:高企不是万能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但也别一棍子打死
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有利有弊,老板嫌麻烦,会计怕担责,都是人之常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但抵触归抵触,别忘了算大账:减税的钱、融资的门路、市场的机会,这些不是补贴能比的。
做不做高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关键看企业需求:
如果你是老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,不妨和会计坐下来聊聊,把账算清楚;
如果你是会计,别光盯着“活多”,学点新东西,技多不压身,信息平权时代,终身学习,持续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
选择华夏泰科,享受一站式、流程化的项目申报服务,资深项目团队量身定制申报方案,为企业解决各类申报难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。华夏泰科深耕项目申报、知识产权企业服务领域18年,积累了超过2万家成功案例,成功率高。免费咨询,马上行动。